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江西石化“十二五”主营收入要翻番

江西石化“十二五”主营收入要翻番

发布时间:2011/5/11 13:15:54 浏览次数:0
去年12月,江西省石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76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工业3年强攻目标,成为江西省又一过千亿元的支柱产业。2010年,钢铁、石化、食品三大产业,继有色产业之后,相继突破千亿元大关。

  提到石化行业,很多人都简单地理解成石油产业,其实不然,我省石油化工行业依托现有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石油化工、有机硅、精细化工、盐化工、氟化工、硫磷化工等产业板块。

  发展态势良好,但面临压力不小

  '在全球青霉素市场,江西企业做到了占有率第一。有机硅领域,江西企业实现单体生产规模全球第一,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江西还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近日,省工信委石化工业处处长罗小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江西石油化工行业如数家珍。

  江西省工信委透露,今年以来,我省石化行业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行业运行呈现出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的良好局面,总体上呈现'三个高速增长、一个平稳运行'的发展态势。1-3月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9.2亿元,同比增长49.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1.2亿元,同比增长65.2%。1-3月全行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58.38亿元,同比增长64.3%。1-3月全行业累计实现利税36.3亿元,同比增长43.5%。

  面对良好发展态势,罗小茶也指出了江西石化行业发展面临的压力。

  首先,产品结构性短缺。传统的初级石化产品仍是行业的主流产品,大部分还是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高成本产品,高技术、高质量的新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偏少,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更少,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及有机化工原料等高端品种短缺。精细化工产值总量在全行业中所占比重约43%,低于全国49%的平均水平。大多数企业产品单一,缺乏下游深加工产品,产品不够系列化。

  其次,产业链延伸不够。大多数石化产品停留于原料粗加工阶段,下游深加工应用和延伸力量薄弱,企业间相互配套生产太少,大部分产品市场在外,远离产地,导致市场响应慢,产品影响力下降。

  最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省级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较少,产学研结合力度较弱。

  着力构建炼油深度加工产业链

  江西省工信委透露,九江石化将全力推进炼油一体化项目建设,炼油能力尽快达到800万吨,力争到1000万吨规模,使九江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二要着力构建炼油深度加工产业链。加快建设60万吨/年PX(对二甲苯)、20万吨/年苯乙烯等项目建设,打造原油加工→苯类→苯产品深度加工产业链,形成以苯类产品深度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

  星火有机硅厂将抓紧实施有机硅一体化项目,单体产能达到70万吨/年,下游产品生产尽快上规模;黑猫炭黑要全力推进12万吨/年炭黑、18万吨/年白炭黑及30万吨/年焦油项目,进一步扩大炭黑生产能力,巩固国内领先地位。

  未来五年,'机'和'遇'并存

  谈到'十二五'发展,罗小茶认为,未来五年,行业发展有危机有机遇。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将长期存在,石化行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将有更宽松的环境。

  罗小茶表示:首先,新技术获得渠道有望得到拓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大型跨国石化公司调整发展战略,逐步放弃非核心业务,放宽对外技术转让的限制,为我省石化行业开展国际技术合作、购买先进技术提供了有利时机,将加快提升我省石化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她同时还表示,其次,企业'走出去'时机将更加成熟。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上一批资产质量较好的企业遇到了经营困难,希望外资注入;部分发展中国家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开发本国的优势资源。这些都为我省有实力的石化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难得机遇。

  记者了解到,从国内宏观经济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等需要大量投入,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部分产品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我国不少石油和化工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境,这正是市场重新内部优化组合的好时机。同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产业政策的实施,既是对石化行业的巨大压力,也是推动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动力。

  罗小茶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炼油及化工产业基地已列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着重建设的八大新型工业产业基地之一,非金属新材料(包括化工新材料)产业进入我省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列,我省石化行业必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从行业周期性看,随着全球石化行业进入成熟期,石化行业景气周期将延长并趋向平缓,作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石化行业在周期性波动中仍蕴含着长期的增长机会。

  目标展望

  1、总量目标。'十二五'末,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68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以上;实现利税38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以上。

  2、投资目标。重大建设项目投资额约400亿元。

  '十二五'末,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石化企业集团,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25家,过50亿元企业2家,过500亿元企业1家。